土地鑑界是什麼?要多久?3分鐘看土地鑑界申請、流程及注意事項
土地鑑界是什麼?
土地鑑界又被稱為「土地複丈」,指已辦理地籍測量之土地,實地界址因人為因素或天然災害,致使界標移動、湮沒或遺失造成經界不明時,相鄰土地所有權人對其界址需經確定其位置(如申請建築避免越界、與鄰地所有權人確定界址樹立界標)以保障權益,可向地政機關申請予以丈量之複丈作業。
換句話說,土地鑑界是一個用來確定土地邊界和範圍的程序,主要是為了解決土地之間的邊界爭議或不確定性。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專業的地政士或測量師執行,並且根據相關的土地資料、地籍圖和實際測量結果,確定土地的合法界線。
為什麼會有土地鑑界?
那土地鑑界主要是為了解決土地邊界的模糊不清、爭議或不確定性,早期由於測量技術精確度較不足,隨著時間演變的地形變化,原本確定邊界可能跟現實背離,結果導致鄰近土地邊界不明需要重新確定。
而現今土地鑑界多是為了鄰地之間的糾紛、繼承與買賣等原因,來區分兩塊地之間的所有權及雙方權益,常見的土地鑑界用途大致可以分為以下:
1. 鄰地之間的糾紛:兩塊以上相鄰土地的所有者對邊界產生爭議時,通常會透過土地鑑界來確認雙方的合法土地範圍。
2. 土地繼承或買賣:在土地繼承或買賣過程中,事前需確認土地範圍,以確保產權的順利轉移,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。
3. 土地分割或合併後的界線不清:當土地所有人進行土地分割或合併時,新的地界可能不明確,必須進行鑑界來避免日後出現爭議。
4. 建設或開發需要:在某塊土地上進行建設、施工或開發時,準確的土地邊界十分重要,以避免違規建設或侵佔他人土地,因此通常會申請土地鑑界。
土地鑑界的申請、流程、費用
申請文件
• 土地複丈申請書(或土地複丈及標示變更登記申請書)。
• 自然人憑證(網路申辦時使用)。
• 申請人身分證明文件
• 土地所有權狀或其他證明文件
• 其他相關文件
申請流程
1. 將申請書及相關文件送至土地管轄地政機關並繳納規費
2. 等待地政機關排定鑑界日期、時間及承辦人員
3. 現場測量,申請人需到現場指認界線後埋設界標
4. 完成測輛,等待核發複丈成果圖
申請費用
費額 (新臺幣/單位) | 基本費 | 未滿200平方公尺 | 2,500 |
---|---|---|---|
200以上未滿1,000平方公尺 | 3,000 | ||
1,000以上未滿10,000平方公尺 | 3,500 | ||
10,000平方公尺以上 | 4,000 | ||
施測費 | 1,000 | ||
備註 | ➤基本費以每筆地號面積為單位。 ➤施測費以每五個指定鑑定界址點或測量標的點為單位,不足五個點,以五個點計;每單位以 1,000 元計收。 ➤施測費已含土地制式界標成本。 |
若對土地鑑界結果有異議,可以怎麼做?
而若申請人若對土地鑑界結果有異議,可填寫土地複丈申書說明理由,向地政機關申請「再鑑界」。假如之後對再鑑界結果仍有異議,依目前規定地政事務所無法再受理第三次鑑界申請,此時,則需訴請法院裁判或以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做處理。
土地鑑界是確保土地邊界的關鍵程序,特別是在現今土地糾紛不斷增多的情況下,建議您逐一掌握上述重點與觀念,學會善用土地鑑界,藉此擁有更精確土地資料與明確佐證,為您的土地提供更完整保障,讓財產權益不受損。
延伸閱讀:
土地權狀是什麼?要怎麼看?土地權狀申請流程、用途及費用!
土地分割是什麼?如何辦理?3招看懂土地分割規定、限制及費用!
※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來源為「高雄市政府地政局」、「臺北市松山地政事務所」等,內容如有異動均以官方最新公告為準。
快加入粉絲團,享有購屋相關資訊與生活情報喔 住商不動產-艾佳生活誌粉絲團 |